撒贝,您来吗?
从海口披星戴月出发,紧赶慢赶,到达潭门无所归止潜水捕捞赶海体验基地时,已是清晨八点半。第一批贝苗已经到达,我们匆忙跑向海边,刚刚抵达不久的贝苗,齐整整地摆在海滩低潮位区。
这是一场准备许久的“底播盛事”。该基地属于琼海潭门无所归止渔民专业合作社,他们正探索休闲渔业本土化的路径。同时,这里也是智渔首个“让渔回家驿站-可持续渔业试验基地”,通过联合相关领域专家,与合作社开展产学研等多维度的合作。
站在海边,可见潮水从远处的破浪带一点点涌过来,这片海域很难令人联想到“波涛汹涌”类的词汇,也正因此特点,2020年3月,合作社向政府拍下这片海域,这里水深介于0.5-1.8米间,海底沙细水缓,无暗流,是体验潜水捕捞的绝佳之地。
潭门渔民自称是“海底的渔民”,潜水捕捞是当地渔民练就的独特本领,不带氧气瓶下潜至20-30米的海底,在2到3分钟内完成捕捞作业。现今,他们将这传统的技艺迁移至基地,普通游客经他们培训,也可以以潜捕的方式捕捞浅滩上的贝类。但是潭门近海浅滩现有的贝类资源并不足以支撑赶海体验项目。“以前我们这里像这样的贝很多的,用铲子刨一刨就有。”看着这次底播的丽文蛤苗,合作社的虎哥、五哥说道。
为何选择丽文蛤?去年10月,智渔联合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总干事刘毅博士对附近海域展开底栖生物调查🔗,调研完成后,刘博士给出了科学投放贝、螺的建议,同时他也强调,无论从环境友好还是贝、螺能好好生长的角度,一定要杜绝底播或撒播外来种,尽可能采用海南岛或周边海域的本地种源。
随后,合作社的带头人林哥、精哥四处寻找适合当地生长的贝、螺苗。三月的海南,气温已然回升,万物生长,第一批到达的贝苗也即将在此安家。
刚回来的贝苗并不能迅速适应当地海水水温和盐度,过温是第一步,即用当地的海水喷淋、浸润进行过渡。沙滩上,智渔伙伴与合作社社员虎哥(上方右图),正检查刚从海水中过完温的贝苗。虎哥现在还是渔民,主要做近海捕捞。
过温之后倒入大容器中打氧暂养至少一个小时。合作社社员五哥(上方左图)是当地的一位鱼中,他运来打氧的设备,大家一阵忙碌,将贝苗投入其中。
等下午低潮时,开始底播。
合作社社员全哥做完区域标记后,开始撒播,他曾是下南海的渔民。
底播完成半小时后,参与底播的全哥再次下水查看,发觉大部分贝类已经卧沙。这是表现贝类活力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图中为一只正在卧沙的丽文蛤。卧沙:就是底栖生物躲进沙里,藏起来。
第二天的底播选在上午,流程与前一天类似,潮水涨起来,需借助橡皮艇。
合作社的社员许哥曾出海11年,第一轮底播完成,许哥欢快地向我们比出胜利的手势。这批贝苗的生长周期大约2至3个月,后续智渔也将持续跟踪监测并分析。
待本轮投放的贝苗稳定后,合作社还将继续扩大规模投放适合当地生长的贝、螺类,以期更大程度地恢复当地海域资源,并为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
夏 丹
前记者、新岛民
现在满脑子都是渔
本文由智渔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作 者丨夏 丹
排 版丨易凤婷
感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腾讯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等对智渔提供支持